天气与日历 切换到窄版

道家养生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道教 养生 内丹
查看: 1742|回复: 0

16黄庭外景玉经注(梁丘子)

[复制链接]

3322

主题

3325

帖子

1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243
QQ
发表于 2022-8-25 20:01:2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黄庭外景玉经注
经名:黄庭外景玉经注。唐•梁丘子注。三卷。底本出处:《正统道藏》洞真部方法类《修真十书》本,收入该书第十书,重字号。
黄庭外景玉经注卷上❶
梁丘子注解
【老子闲居作七言】,
老子者,先天地而生,后天地而存,有三十六校,七十二名,及胞李母八十二年而生,故作黄庭以遗后世,运周反覆,道毕自然,得其人跪而受之,不得其人,万世勿语也。
【解说身形及诸神】。
老子恬淡自然,周流八极。恍惚莫测,变化无常。自能把符摄录,总校诸神。道无二家,究备使然。道无二亲,常与善人。
【上有黄庭下关元】,
黄庭者,在头中。明堂、洞房、丹田,此三处是也。两眉间却入一寸为明堂,二寸为洞房,三寸为丹田。此三处为上元,一也。黄庭者,两半于洞房中,共生赤子,则为真人也。常思之,慎无失。赤子化为真人,在明堂中,字子丹。故知一者,在明堂一处也。行气导引,闭目内视,安心定志,混沌无涯,致精上流泥丸,运真人子丹也。明堂中有君臣,后洞房中有父母,丹田中有夫妇。一解云:黄庭者,脾也。长尺余,在太仓之上,脐上三寸。脾为中主,黄老君,中央神也。治在其中矣。关元在脐下三寸,元阳之门在其前。悬精如镜,明照一身。不休是道。
【后有幽阙前命门】,
幽阙者,两肾也。如覆杯,却着脊,去脐三寸,上小下大。又有日月命门者,及脐下也。
【呼吸庐间入丹田】,
呼吸喘息,气出为呼,入为吸。庐,鼻也。谓吐故纳新之要。眉间却入三寸为丹田宫也。谓引气从鼻入至丹田也。
【玉池清水灌灵根】,
玉池清水,口中津液也。灵根者,舌也。常当啄齿漱液,灌溉舌根。
【审能修之可长存】。
令人昼夜修行不懈,可得长生。
【黄庭中人衣朱衣】,
存思脾中有子母,从胃管入脾,中着赤衣。
【关门壮籥合两扉】,
下丹田之门籥,无妄开也。
【幽阙使之高巍巍】,
两肾在阙门之门,地官之楼,生气之府,上通于耳。耳在头两边,故曰巍巍。
【丹田之中精气微】。
脐下三寸是也。方圆亦三寸,其气微妙,存之则在,忘之则无,又易失故曰微。
【玉池清水上生肥】,
玉池,口也。清水,口中津液也。上生肥者,津液会聚舌上,故曰肥也。
【灵根坚固老不衰】。
灵根者,舌根也。常卷舌根,啄齿,行之勿令舌根凋燥,常存其神,久寿不衰。
【中池有士衣赤衣】,
常存思心中赤子,着赤绫绛居丹田,吉凶缓急可驱使也。
【田下三寸神所居】。
谓脾也。在下胃上。焦下有脐中,灵根神所居也。
【中外相距重闭之】,
令人闭精自守,勿妄施,若闭以金关玉籥也。
【神庐之中当修理】。
神庐为鼻。鼻中毛常须修理除去之,行气鼻中除邪恶也。
【悬膺气管受精符】,
舌下为精符,喉咙为气管,精气从上下也。上元合会气微妙,真人上下通神路也。
【急固子精以自持】。
令人闭气,还精自守,勿妄施泄,还精补脑,不死之道。
【宅中有士常不绛】,
常存思心神着绛丹衣,出入无灾害,可却衆邪也。
【子能见之可不病】。
精念心神,思之不止,内见赤子,则身无病也。
【横立长尺约其上】,
脾横长尺余,覆在太仓之上。
【子能守之可无恙】。
常守养脾神,思之不止,则无灾病也。
【呼嗡庐间以自偿】,
以鼻引气,入口咽之,元气润泽,故德天之偿也。
【保守完坚身受庆】。
保精养气,身神光泽,故曰受庆。
【方寸之中谨盖藏】,
丹田方寸,念守精气,谨洁护持,为谨盖藏也。
【精神还归老复壮】。
还精鍊形,以填脑气,齿坚髪黑身不老。
【使以幽阙流下竟】,
引明堂中赤子下看绛宫值脐,且存变爻,精流入丹田,以养其形。又思两肾间气从上至下,吸气自上及黄庭。一曰眉间为幽阙使也。
【养子玉树令可壮】。
常当守下元精气如玉,坚闭精守神,令可枝壮也。
【至道不烦无旁午】,
无至愤乱,安心定意,正行向午也。背子向午,腰带卯酉。
【灵台通天临中野】,
心为灵台,上通气至脑户,下通气至脾中,其气周匝一身也。
【方寸之中至关下】,
喉咙广一寸也。明堂中真人下和丹田上。还明堂也。
【玉房之中神门户】,
阴阳为神门户,主其精约也。男曰精,女曰约。男以藏精,女以月水,故曰门户。
【皆是公子教我者】。
心为太府公,正当左肾为司徒公,右肾为司空公,皆受精气,不得漏泄,能守一则见之。
【明堂四达法海源】,
眉头一寸为明堂,气皆流达,如海之元也。
【真人子丹当吾前】,
赤子为真人,字子丹,在明堂中,常能思之,寿乃可延。
【三关之中精气深】,
关有三部:天关,口也;地关,下部也;人关,两手也。常握固闭塞三关,邪气不生也。
【子欲不死修崑仑】。
崑仑者,头也。令人养脑中泥丸,不死得长生也。
【绛宫重楼十二级】,
喉咙十二环,在心上,为绛宫也。
【宫室之中五气集】,
五藏之气,心为帝王,最居中央,衆神来会。于赤子之侧也。
【赤城之子中池立】,
赤城,心也。舌谓之子,口为中池也。
【下有长城玄谷邑】。
小肠为长城,引气入于胞中也。
【长生要妙房中急】,
养性要妙,闭固精门。
【弃捐淫欲专守精】。
长生要妙,守精为上。
【寸田尺宅可理生】,
目为寸田,面为尺宅。理生,仰观上部一神也。
【系子长留心安宁】。
常观赤子之身形也。魂魄常在,万神不倾。恬淡无欲,心不恐惶,故自安宁。
【观志游神三奇灵】,
守上部灵根,舌也;守中部灵根,脐也;守下部灵根,精房也。
【闲暇无事心太平】。
恬淡寂寞,守虚无情,身体安宁,心太平也。
【常存玉房神明达】,
玉房,神之门户。常存精气往来,神明自达。
【时念太仓不飢渴】。
太仓,胃也,五谷之厨。时思念之,不复飢渴。
【役使六丁神女谒】,
帝思黄庭中真人,则六丁玉女自来自卫,可役使也。
【闭子精路可长活】。
絶邪弃俗,关闭精路,可得长生。
【正室之中神所居】,
正室,明堂洞房也。常思赤子生其中,为真人,存之则在,不思则忘也。
【洗身自理无敢污】。
清静独处,焚香思真。绛宫真人,诸玉女当来见形,与凡人言语。
【历观五藏视节度】,
常思五藏诸神,勿离己身。
【六府修治洁如素】。
六府也,胆为一,胃为二,膀胱为三,大肠为四,小肠为五,脐为六。都,府也。凡此六府,常须洁净。
【虚无自然道之故】,
虚无十有二气,自然为先,人离道远无知其真。
【物有自然事不烦】。
能知自然为真人,坐在立亡,万世常存,何烦也!
【垂拱无爲身体安】,
恬淡无为,块然独处,安心定志,正气自居,故身体安泰也。
【虚无之居在慷间】。
悼间自障闭洞房,修道常居此都,不与人争,故曰樟间之居。
【寂寞旷然口不言】,
闲居自处,念道思真,见之勿惊,闭口不言也。
【恬淡无欲游德园】。
寒不衣,暑不汗,恬淡无欲,块然独居,出隐于山,不贪荣贵也。
【清净香洁玉女存】,
清净独处,专心自禁,香薰斋洁,玉女侍卫也。
【修德明达道之门】。
令人守命门,端坐正念,无邪视也。修道明白,观表知里,神自为人开道户也。
黄庭外景玉经注卷上❷
❶卷上:此二字原无,循《中华道藏》例拟补。下仿此按此卷原收在《修真十书》卷五十八,今循例删原书卷名。下亦仿此。
❷黄庭外景玉经注卷上:此九字原作『修真十书卷五十八』循《中华道藏》例改。下仿此。
黄庭外景玉经注卷中
梁丘子注解
【作道优游深独居】,
作道当入净室中,反胎鍊形,还于精神也。
【扶养性命守虚无】。
虚无者,自然也。守道养形,修契自然,无离于己身也。恬淡无爲何思虑,恬淡清净,养神爱体,远害万里,无复思虑也。
【羽翼已成正扶疏】,
学道俱备,身体轻举,恍恍惚惚,如有毛羽来即举升,故曰扶疏。
【长生久视乃飞去】。
得道不死,度世长存,乃能白日魂飞,入太清也。
【五行参差同根节】,
五藏法五行,或上或下,参差同一,喉咙也。
【三五合气要本一】。
上下三五合一室三五亏则返一也。
【谁与共之斗日月】?
左目为日,主父,治在其中;右目为月,主母,治在其中。斗者,七星候也,亦为之七政。
【抱玉怀珠和子室】。
碌碌如玉,落落如石,行气握之念如连珠。
【子能知之万事毕】,
修道守一,服气延年,反命神仙,万事毕矣。
【子自有之持勿失】,
闭精自守,念赤子也。
【即得不死入金室】。
修道审入九室,返胎炼形,修理玄白,真气恬然,闭塞三关,邪气不生也。
【出日入月是吾道】,
日月为两目也。侠于左右。所治也在紫房宫中出为道之真。
【天七地三回相守】,
天有七星,地有三精,元气回行,无穷极也。
【升降进退合乃久】,
元气升降,上下混沌,亦无形端,天地得之乃能长生。
【玉石珞珞是吾宝】,
玉白如石,在下部也。
【子自有之何不守】?
闭精自守,受气养神。
【心晓根基养华采】,
根基者,谓人知守一也。华采者,谓人面目悦泽,体有光华也。
【服天顺地合藏精】。
天气下降,地气上升,二合成德,变化相生。闭气守精,养神炼质。
【九原之山何亭亭】,
泥丸中气王色明,真人太一住其中,亭亭心也。
【中住真人可使令】,
真人赤子,可为使令也,不出户知天下,不窥牖见天道。
【内阳三神可长生】,
阳谓元阳也,白也,须臾变异。长生之要,守三黑之神者也。
【七日之五回相合】,
七窍五藏,共相和同,共于一室。
【崑仑之山不迷误】。
崑仑为头也,真人所游戏其中,日月运行,寒暑更变,终不误也。
【蔽以紫宫丹成楼】,
丹田上通紫宫,中有五城十二楼,真人在其中游戏。
【侠以日月如连珠】。
两目也。玄气明照,出若连珠,五色恍恍。子常念之,寿命无穷也。
【万岁昭昭非有期】,
真人得道,万岁易形,男八女七,从此而生,与日月相守,天地相保。
【外本三阳神自来】。
三阳三九,历候也。婴儿生时,一神魂魄来入形中也。
【内养三阴可长生】,
鼻引阳气,取之以内养。赤子、真人、婴儿,是曰三阴,亦食神也。
【魂欲上天魄入泉】,
魂阳,魄阴也,谓世人无道德,魂魄离身,归散本也。
【还魂返魄道自然】。
拘魂制魄,令不动作,帝在身中,道以自然。
黄庭外景玉经注卷中
黄庭外景玉经注卷下
梁丘子注解
【璇玑悬珠环无端】,
璇玑运转,气脉流通,无复休竞也。闭口养神,漱炼醴泉如流珠。
【迅牝金籥常完坚】。
阴为牝,阳为籥,两不相伤,得中和之气,还精炼形,故得完坚。
【载地悬天周乾坤】,
地载人,人悬天,道不在上,不在下,微妙在乾坤中央,故周流天下也。
【象以四时赤如丹】。
明堂四达,应为四时,真人子丹之所居矣。子能思之,咀嚼其气,则寿无穷也。
【前仰后卑各异门】,
头与足,肾与心,心赤肾黑本同根,水火相尅故异同。
【送以还丹与玄泉】。
丹者,血也。化入下源,变为白精。当此之时,缩鼻还之,上至泥丸,下至口中,变为玉泉也。
【象龟引气至灵根】。
以鼻引气至于舌根,咽送腹中,则雷鸣应之,真气使之然也。
【中有真人巾金巾】,
赤子着绛衣,冠金巾也。
【负甲持符开七门】,
服符六甲,辟却邪凶,布气七窍,耳目聪明。又云:背子向午,腰带卯酉。符者,气也。
【此非枝叶实是根】,
自然要道,非虚文也。
【昼夜思之可长存】。
昼夜思道,勿懈也,开目视真,闭目思神,可得长生。
【仙人道士非有神】,
道无二家,充备使然。同共一根,无复他神,和心定志,故道日生。
【积精所致爲专年】。
阴阳不妄施,精神不漏泄,积精受气,寿可万岁矣。
【人皆食谷与五味】,
俗人食土地之精,以身死报地,圣人食元和之气,以身仙报天。
【独食太和阴阳气】,
学仙之士,朝食阳气,暮食阴气,并
食元气。故能不死天相既。
得道者,不死也,年命无极与天相既也。既者,通也。
【试说五藏各有方】,
五藏象五行,四肢象四时。土为之主居中央。
【心爲国主五藏王】,
心如鸡子,危而难安,国有贤致太平,心处清身安宁。
【意中动静气得行】,
谓存守内神,身心安静,不妄惊动,气易行之故也。
【道自持我神明光】。
守一念道,持护我精神明光也。
【昼日昭昭夜自守】,
谓思心中赤气,明照万神,守日月光,思两肾根,昼即守光,夜即守神,故也。
【渴自饮浆飢得饱】,
飢食自然之气,渴饮华池之浆,不飢不渴,可得长生。
【经历六府藏卯酉】,
耳也。根生六府藏出卯酉要妙达矣,不可得也。
【转阳之阴藏于九】,
阳反属阴,转体相尅,还藏于九。九为头也。故经云:左二右七,藏九居一也。
【常能行之不知老】。
常以鸡鸣时仰卧>被髪,啄齿三十六通,吞津咽气,远死之道。
【肝之爲气修而长】,
谓修气上行,达于顶以补泥丸。
【罗列五藏生三光】,
五宫六府,各得所主,肾上下各有日月三光。三光者,日月星候之谓也。
【上合三焦道饮浆】,
三焦,三关元也。飢食自然,气渴饮华池浆,不复飢渴也。
【精候天地长生道】,
精是吾神,气是吾道,佩精思气,上下食方,理也。
【我神魂魄在中央】。
中央魂魄两肾也,左魂右魄,昼当以魂守魄,暮当以魄守魂,拘魂制魄,不得动作也。
【津液流泉去鼻香】,
阴阳交接,漏液失精。饮食无味,鼻失芬香。
【立于悬膺含明堂】,
舌下为悬膺,肺为明堂,含气咽之,灌于明堂,流行身中也。
【通我华精调阴阳】。
谓畜精养神也。负阴抱阳,调精神也。
【伏于玄门候天道】,
门为鼻也,候上部之一神。
【近在我身还自守】,
令守神精,自念已也。
【清净无爲神留止】,
内当修道作无为,外当修道作无欲,心不烦乱,精神留止。
【精气上下关分理】。
气当精思上下部守一神也。
【七孔已通不知老】,
头面七孔,精神门户,通利身识,不知老也。
【还坐天门候阴阳】,
朝食阳气,暮食阴气,都会于口中也。
【下于喉咙通神明】,
喉咙有十二时亭长,皆持玉戟使守喉咙。真人住其中,主通气上下。
【过华盖下清且凉】,
眉为华盖,神住其中。
【入清虚渊见吾形】,
入脑户,见泥丸君也。
【期成还丹可长生】,
却自住年,身不衰老,故得长生。
【还过华池动肾精】,
从脑户历脊下至肾中也。
【望于明堂临丹田】,
眉间却入一寸为明堂,却行三寸为丹田也。
【将使诸神开命门】,
鼻引真气,昼夜绵绵,鼻为天根。
【通利天道藏灵根】,
头圆象天。灵根,舌也。
【阴阳列布如流星】。
面有七孔象七星极阴反阳观日而望见列星也。精施气布,入玄庭矣。
【肝气似环终无端】,
肝气周流身中,似环无端也。
【肺之爲气三焦起】,
肺气出由三关。天关,口也;人关,手也;地关,下部也。
【伏于天门候故道】,
天门为口。候故道者,通脑户也。
【清液醴泉通六府】。
漱涌华池,灌沃舌根,流通大肠、小肠、胆、胃、膀胱、命门,乃六府也。
【随鼻上下开二耳】。
元气出入鼻中上下,通于二耳,任以为也。
【窥视天地存童子】,
天为头,地为下部童子,为存念守一神也。
【调和精华理髪齿】,
令人吸五气,啄齿三十六通,咽液三十六过,乃理玄白也。
【顔色光泽老不白】,
令人却白住年面目即生光泽,发不复白也。
【下于喉咙何落落】,
喉咙中有十二亭长,持玉戟使守喉咙。
【诸神皆会相求索】,
谓诸神聚会也,心意存之在八极也。
【下入绛宫紫华色】,
谓心神赤气色紫也。
【隐藏华盖通神庐】。
眉为华盖,下通气至鼻也。
【专守心神传相呼】,
当存念,心神为国主,诸神为民使呼召无有不到也。
【观我诸神辟除邪】。
精思内达,见于神明,邪气无复敢干也。
【脾神还归依大家】,
赤子还入黄庭中,脾为中主,制御四方,道之深者也。
【藏养灵根不复枯】,
令人养灵根,不复干燥也。舌下有醴泉,出如流珠,常含而咽之,勿妄吐也。
【至于胃管通虚元】,
本文缺此一句,按御临本收入。
【闭塞命门似玉都】,
人生系命于精,约常当爱养精约,勿妄施泄,精凝如玉,在下部也。
【寿传万岁将有余】。
令人却向住年,还丹养命,身不衰老,可得长生。
【脾中之神游中宫】,
脾在太仓,上朝为老君,守坐堂上。游明堂宫为太一君也。
【朝会五神和三光】,
脾宫中主诸神,皆会于阙下三光,日月照也。
【上合天气今明堂】,
自气上升,下还脑中,今会明堂中也。
【通利六府调五行】,
五藏六府各有所主,五行下法五常主,为五星也。
【金木水火土爲王】,
金为白木为青,水为黑,火为赤土为黄为中,主制御四方。
【通利血脉汗爲浆】。
五内安宁,血脉不惊,手足汗液,神明之信也。
【二神相得下玉英】,
谓道有雌雄,转相成玉,两不相伤也。
【上禀元气年益长】,
谓食元气,勿伤内精,气与神和,故寿三百年,得为地仙,游于人间矣。
【循护七窍去不祥】,
面有七窍,皆悉开通,耳目聪明,音声孔彰,邪气不生,喜气自至。
【日月列布张阴阳】。
谓两目也。左目为日,主父主阳,右目为月,主母主阴。
【伏于太阴成其形】,
谓婴儿在于胎中,幽隐慎固,阴成其形也。
【五藏之主肾爲精】,
肾却着脊,去脐三寸,主吐精气,头戴日月星辰。
【出入二气入黄庭】,
谓元气从鼻口两孔中出入,通于黄庭。黄庭者,脾也。
【呼吸虚无见吾形】。
握固鍊形,自见虚无之形。
【强我筋骨血脉成】,
谓骨轻肉腾也。肉化为骨,肠化为筋,血化为精,神化为丹,乃成神仙。
【恍惚不见过青灵】。
谓坐在立亡,过历脑户,变化无常也。
【坐于庐下观小童】,
鼻者,庐也。观见赤子住其中也。
【旦夕存在神明光】,
朝暮存神不离己身,光辉常在目前。
【出于无门入无户】,
既已得道,能自隐于出入,行步不由门,而乃为神也。
【恬淡无欲养华根】,
恬淡无欲,以道自存,修行玄白,养黑髪根。
【服食玄气可遂生】,
谓服食两肾间白气,故云玄气。
【还返七门饮太渊】。
谓面有七窍,皆通达也。饮太渊者,谓咽食口中醴泉也。
【通我喉咙过青灵】,
气为道也,气从喉咙中下历于胆也。
【问于仙道与奇功】,
仙有三千六百法,备有万端.,得道禀气守自然不死之术,各有奇功。
【服食灵芝与玉英】。
不独名山有芝草、玉英也,五藏中亦有芝草、玉英,常服藏中芝英,故寿同天地也。
【头戴白素足丹田】,
巾月履日,还精补脑,名曰鍊形,长生不死之道。
【沐浴华池灌灵根】。
华池,口也。灵根,舌也。当漱满醴泉,灌沃舌根也。
【三府相得开命门】,
洞房,华盖,明堂为宫府也。命门者,鼻也,开通阴阳合会,耳目故令聪明也。
【五味皆至善气还】。
漱满口中醴泉,五味皆至还丹鍊形故得长生也。
【大道荡荡心勿烦】,
大道如江海,持之不极,思行守一,
勿多思虑,恐乱神也。
【被髪行之可长存】,
分发食日月之精,与日月相保,故得长生也。
【吾言毕矣勿妄传】。
此道非人勿妄传也。
黄庭外景玉经注卷下
(蒋力生点校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道家养生网 ( 渝ICP备13007488号-1 )

GMT+8, 2025-5-6 20:29 , Processed in 0.046875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